LTM(L39徕卡螺口)老头映像馆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佳能100 35 l39怎么样 LTM(L39徕卡螺口)老头映像馆

LTM(L39徕卡螺口)老头映像馆

2023-10-05 22:05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  小弟刚才回帖的时候才想起,不知道以前有没有人建过类似的主题帖,搜索未果,索性建了这个帖子。在下接触旁轴时间很短,以下简介如有疏漏请指出。

 

  徕卡螺口镜头,英文缩写LTM (Leica Thread Mount),又称L39接口,是徕卡在30年代到五十年代晚期的相机上(截止M3的发布)所使用的镜头接口,同时期有些模仿者,甚至后来出的卓尔基-4,大名鼎鼎的上海58,包括20世纪末的凤凰产JG50(安原一式),都是使用这个接口。他们可以通过特定的转接环完全无区别地使用在M机身上,可以上下兼容,所以许多镜头厂后来出的旁轴头也采用了这个接口(比如理光的28/2.8 LTM),因此在今天L39头依然活跃在各种各样的旁轴机身上。(如楼下“以有涯随无涯”兄提到,俄头有许多都是LTM的,味道独特,物美价廉,不过遇到好的要看缘分。)

 

  我用L39主要由于1、经济原因 2、以前用单反时M42镜头留下的老镜情节。

 

  结果自己拥有的两只旁轴镜头都是很老的徕卡罗口镜头。一枚是1942年产的Leica Summitar 50/2,用来照彩色有非比寻常的浓烈色彩和旋转的散景。另一枚是1957年产的Canon 35/1.8,是佳能3款35mm旁轴镜头的第一枚(经愿镜头筒早日用塑料兄指正,其实还有2款serenar系列,所以其实佳能共出了5枚35mm旁轴镜头),适合照黑白,颜色清淡,对比不高,但分辨率不错,彩色的话后期一下效果也很有味道。

 

  用这些比自己老很多的镜头有很特别的感情,你时常可以感觉到那个时代的光学局限性,但是也有一种戏剧性的体验和效果。毕竟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,镜头是拿来用的,不完美才能记录真实的人生。百年之后,谁又记得我们,我们还是认认真真地拍拍照,享受记录的瞬间吧。希望能在这里看到大家的认真拍出的那些瞬间。

 

  希望大家可以在发图的时候稍加对拍摄器材有所说明,如果是胶片机请说明使用的镜头和胶片(当然如果有意作更详细的介绍自然求之不得),数码机也请说明机型(虽然也就2个牌子5种型号)。不过希望此贴不会沦为一个纯器材帖,呵呵,毕竟“摄影”也好,“写真”也好,都是透过这些器材旁观和记录这个迷乱的世界里的林林总总。

 

 

论坛原地址:LTM(L39徕卡螺口)老头映像馆

 

  不知什么时候遗弃的豪宅

 

 

  Leica Summitar 50/2 (IIIf 套头),前段时间差点就卖了,但是拍这张测试照时又有些舍不得。

 

 

  继续用canon 35/1.8顶,这颗头彩色出品淡雅,体积也小,焦外很低调,没什么旋景也很小二线性,虽然对眩光的抵御力极差,每次我都要套上遮光罩,可是很有那个时代单层镀膜的代表性,每次我都是直接用插件转成仿胶片效果,别的不用再调了(R-d1s直出色彩虽然很好,可惜数码痕迹还是太重)。

 

  由于在R-D1S上有1.5x的截取,这颗头变成了50mm……而原本50mm的头成了75mm,用途很少,我都极少用了。平时上街就是这一机一镜(配35mm的头,等效53mm)+小DC理光GRD(等效28mm镜头)就足够用了。

 

  谢谢各位光临与支持,希望看到诸位更多的作品。

 

 

  还是r-d1s + canon 35/1.8 (后期仿柯达TMAX 400胶片化)

 

 

  对于leica的sumarit 50/1.5我的感觉是:大光圈和小光圈时,成像味道差别非常大,几乎都不像同一只镜头拍的,是个蛮值得把玩的东西。

 

  这张狗熊是朋友用9000ed帮忙扫描的,没有玻璃的片框。

 

  再顶一张sumarit 50/1.5拍的,这张光圈大一些,具体值记不清了,扫描也是9000ed,但这张是带玻璃的片框的,感觉上比较原图好像还是不带玻璃好,带玻璃感觉不够通透。

 

 

  这张是我在那次音乐会开始前的彩排是拍的,也是那家烂店扫描的(拍不好,可以把责任推到冲印店哦,但构图的责任好像推脱不了,呵呵)。这个镜头是elmar 35/3.5 L39,从画面镜子中可以看到小弟猥琐的身影--用的也是leica IIIG,但加了外置的万能取景器(leica IIIG是没有35mm的取景框的),图中演奏者是云南昆明的赵老师,一等一的好手!

 

  不过要强调的是他手中的吉他是小弟的爱琴哦,国际吉他制作大师,德国stenzel先生全手工制作的。

 

 

  让我觉得很奇怪的是:这张麦克风放得很大后仍然有很好的锐度,而且底片上暗部可以看到不少的细节,但扫描以后的图片上暗部就啥都没了。

 

  下面是两个很可爱的小女孩表演二重奏,弹得不错哦!

 

 

  这张还是Canon 35/1.8(全开),用标头和广角真是训练心理素质,我为了拍出散景凑到了不到2m的位置……

 

 

  还是canon 35/1.8很久以前照的老图,好像几个月前在某帖子里发过,泰米尔人在多伦多的※※※※。对于斯里兰卡的人权问题我一无所知,所以虽然场面激烈,但是这些※※也只能采取保留态度。

 

  canon 这些老头的镀膜特点在这张片子里展露无遗。

 

 

  发张很早以前的,summitar 50/2 伸缩头(1942年的,前组镜片很多气泡,还好没有强光看不出。)应该是f5.6拍的。

 

 

  虽然小弟很喜欢拍人文、纪实一类题材,无奈生活在寂寞的、没有历史的小镇,除了晚上出去拍醉鬼,实在没什么人文可拍了。白天高纬度的强烈阳光常常使场景超出感光器的表达范围,而且这个镇子实在没什么特色……过几天有空去拍拍苍凉而败落掉的北美重工业好了,刚好镇上有几个停工了很多年的工厂。

 

  国内多年来一直处在巨变中,本来在大多数社会中应该在几代人中产生的改变,在中国全部爆发在一两代人身上了,想必每个经历过的人以及他们所处的环境,都有非常复杂的气质。我想如果带着相机穿街过巷,应该能有不少收获。希望大侠们多分享分享他们的扫街作品。

 

  先发张自行车顶顶,已经被拍烂了的题材。R-D1s ISO 1600+canon 35/1.8 全开,弱光拍摄。

 

 

  谢谢欣赏!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